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办法(试行)
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广阔的教育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厚实的科研能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要求教师担当真的追寻者、善的传播者、美的创造者和爱的践行者。面对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压力与挑战,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自我规划和组织管理,不仅是教师个人发展所需,也是学校团队建设之本。
为了引领广大教师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主创新,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决定制订并实施《官渡区第二中学教师发展规划与管理办法(试行)》。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规划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职业探索、发展计划、师德修养和专业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管理分为三个层面,依次是教师定位、平台建设和督导评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规划和组织管理应该形成一个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的统一体,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我规划
(一)职业探索
教师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从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方面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制定个人发展总体目标(附表二)。
(二)发展计划
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有的资源,结合个人发展总体目标,制定并实施阶段性发展提升计划(附表三)。
(三)师德修养
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学校的安排,制定并实施加强师德修养的办法、改进工作作风的措施和参与德育工作的途径。
(四)专业提升
教师根据个人发展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明确自己在教育理论学习、教学技能提升、教研水平锻造、教学改革创新等各方面的计划和任务,设定并实施专业成长目标(附表四)。
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组织管理
(一)教师定位
学校针对教师的年龄结构、技术职称和个性特长,对每位教师进行合理定位,并引入三大工程,实施梯队管理。
1.“首席教师”评选工程
学校采用“全出竟进,每科一名”的方式,每年评选一批首席教师,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首席教师的评选资格是师德修养好、学术造诣深、科研水平高、合作意识强、综合绩效优的高级教师。
首席教师必须承担以下义务:⑴每年至少承担两次教研组内专题研讨的主讲人和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学术讲座;⑵每年至少在全校范围内讲授一节高水平的示范课,从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设计与开发,课堂调控与管理,师生沟通与对话,练习设计与批改,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方面进行示范和引领;⑶积极承担青年教师的帮带任务,要求帮带过程材料齐全,被帮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⑷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每学期至少要对三个年级本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一轮的督导评估;⑸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每年至少主持或参与一项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或在省级刊物至少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首席教师享有以下权益:⑴经考核合格,每个月享受300元的特殊津贴;⑵经论证批准,举办个人学术思想研讨会;⑶享有评优评先的优先权。
2.“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学校每学年在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中,评选出一批校级骨干教师,推荐参加区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满工作量(或担任班主任工作达到50%的工作量);⑵出勤率不低于90%;⑶参加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获得所需学分;⑷参加区级以上新教师培训、或骨干教师培训、或学科基地培训、或名师工作室活动;⑸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教学成绩位于前列;⑹在全校享有较好的口碑。
学校每两年在区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中筛选出一批优秀代表,推荐参加市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评选。这些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区级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⑵区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考核合格;⑶在全区享有较好的声誉。
学校每四年在市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中遴选出一批优秀代表,推荐参加省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的评选。这些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市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条件;⑵市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考核合格;⑶在全市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校每五年在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中精选出一批优秀代表,推荐参加特级教师的评选。这些教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⑴师德高尚;⑵业务精湛;⑶成绩显著;⑷知名度高。
3.“青年教师”成长工程
⑴分阶段设置培养目标
第一阶段——塑造师德师风,养成职业规范。(1—3年)
刚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急需实现角色的转换并获得实用的技能,这就要求新教师必须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中,逐步学会精心备课、有效上课、合理作业、务实辅导、规范检测和科学评价。这个阶段是在三尺讲台上“立住脚”的阶段。
第二阶段——锤炼业务技能,奠定职业素养。(3—6年)
经过教学实践的磨练,新教师逐渐适应了学校的工作节奏,掌握了过硬的教学技能,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主力。这时,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去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这个阶段是在三尺讲台上“站稳脚”的阶段。
第三阶段——加强科研意识,拓展职业空间。(6—9年)
随着教学基本技能的熟稔和教育经验的丰富,教学的主力逐渐成为教学的骨干,更多的责任要求教师更加自觉地去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扎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增强自己的科研能力,获得学生、同行和领导认可。这个阶段是在三尺讲台上“阔步走”的阶段。
⑵分模块实施师徒结对
【教学模块】
学校给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结成师徒关系。要求师傅在教学常规(含“备”、“讲”、“批”、“辅”、“测”、“评”六个主要环节)、教学技能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对徒弟实施帮带,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的能手。要求徒弟跟踪听课、同步教研和协同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德育模块】
学校给每位新教师配备一名班务指导教师,组成正副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对新教师实行“影子”培养计划。要求正班主任在集体建设、班级常规和班务管理等方面对副班主任施加影响,使他们尽快成为德育的行家。要求副班主任主动协助正班主任开展各项组织管理工作。
⑶分层次提供成长保障
第一,把青年教师的培养纳入教研组和备课组考评之中,要求教研组和备课组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作为教研文化和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第二,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区的教研活动、教学竞赛和专项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学校教科室建立青年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每学年的上学期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含命题、解题、三字一话等)比赛”,下学期举行“中青年教师上课、说课比赛”。
第三,要求工作在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每学年完成“七个一”任务:一篇教学论文、一则教育叙事、一个自制课件、一节精品教案、一张优质试卷、一札读书笔记、一份成长总结。
第四,建立青年教师培养的“专业成长档案”,包括:指导教师的听课笔记、
评课纪录和评价结论等;青年教师的汇报课、竞赛课的教案与课件等;青年教师的考核情况与获奖成果等;青年教师的培训资料与心得体会等;青年教师的反思总结与专业论文等。
(二)平台建设
学校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1.深化校本教研。⑴推行“主题周”教研活动。为了强化教研文化建设,提
高教研组的凝聚力,每个月安排五个教研活动主题周:第一周以“双组长例会”和“教研组活动”的形式,进行教研文化建设或区域联动教研;第二周利用周三(文科)和周四(理科)下午全校集体备课时间,进行备课组微课题研究或对口交叉备课(实现三个年级教学工作的上下衔接);第三周以举办“示范课”、“观摩课”和“汇报课”等形式,开展全校性“说课——上课——听课——议课”活动;第四周以“同课异构”形式,进行教研组内公开课活动;第五周组织校内外课改专家,进行分年级教学督导和评估活动。⑵推进“零打扰”集体备课活动。为了促进同伴互助,提高新课程的执行力,每个备课组调整出了半天的“零打扰”集体备课时间,并安排学校中层以上领导蹲点,要求备课组全体成员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教科室按正课进行考勤。活动程序有:主题发言(组长确定)→个人钻研(个人备课)→集体研讨(各抒已见)→形成个案(二次备课)→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反馈与反思(教学叙事);活动内容含:①课标解读,②高考研究,③教材整合,④学情调研,⑤经验交流,⑥问题诊断,⑦说课评课,⑧工作安排,⑨同课异构,⑩区域联动等。对于典型课例,要求进行“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再实施——再反思”的研究。
2.完善继续教育。分类开展师训工作:一是校本培训,包括教师论坛,技能训练,专家讲座,读书活动,“青蓝工程”等;二是校外教研,包括省、市、区的常态化教研活动与专题研讨会,区域联动教研,统考、联考命题等;三是专项培训,包括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外出参观考察,教师继续教育等;四是特色教研,包括名师工作室活动,学科基地活动等;五是学历提升,鼓励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学校在课务、资料、经费等多方面给深造老师提供支持。要求每项培训教科室定方案、主讲人交讲稿、被培训者交总结。
3.建立教研智库。分期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和领导,组建学校教科研智囊团队,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理论指导、资源服务、成果鉴定、业务培训等。
4.推进高中课改。其一、按照“一二四五”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模式(一即坚持“边普查、边开发、边实施、边调整”的动态开发原则;二即先后经历“因师设课”到“因生设课”和“配餐制”到“自助餐”的两个开发阶段;四即激活“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四种课改依靠力量;五即打造“地方资源、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生活健体、学校特色”五个校本课程选修系列),积极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能力。其二,按照“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自主创新之路,一条腿走集体探索之路)和“立体化”管理(纵向由教科室、教研组展开,横向由年级组、备课组展开)的方式,积极探讨务实性、可持续、理念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5.规范课题管理。首先,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出台“官渡二中课题研究管理规定”和“官渡二中课题研究指南”,明确开展课题研究的目标计划、操作流程、经费划拨和经费使用等事宜,建设“科研兴校”的教研文化。其次,激活课题研究平台,加强与教科院所的联系,拓宽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渠道;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强化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意识。此外,进一步提倡“问题即课题”的理念,大力开展从教学实践出发的“微课题”研究,浓厚学校学术氛围。
6.加强对外交流。定期分派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外出参观和实践考察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菜单式”的学习进修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对“对口帮扶学校”的帮扶工作,通过送教到校、挂职培训、资源分享和联动教研等活动,加大对外交流,锻炼学校教师。
7.强化网络建设。一是组建网络管理队伍。各处室、年级组和教研组设立本部门的“版主”,负责校园网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二是明确网络管理责任。每学年组织一次校园网络版块“优秀奖”和“创新奖”的评选,并将网络建设情况纳入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的考评指标之中。通过校园网的建设,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交流和互助平台。
(三)督导评估
1.建立督导评估机构。
成立官渡二中教师发展规划与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彭拥军,副组长—金钟、李碧松、江忠东、路小军、易卫生,组员—张琛、陈庆平、程蕾、陆淑芬、杨向东、陈林、马娟。
成立官渡二中教师发展规划与管理工作小组:组长—江忠东,副组长—陈庆平,组员—首席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2.开展督导评估工作。
一方面,通过集体督导评估工作,促进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落实:⑴开展教学督导调研工作。⑵开展“双组”评估工作。⑶开展首席教师考核工作。
另一方面,开展教师业务评价工作,促进教师发展规划的落实:充分调动教师实施发展规划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提升规划实施的推进和考核工作机制,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细则和办法,扎实有效地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教师应自觉对照和遵守规划书中的目标要求和实施措施,力求最大限度地达成规划。学校将对教师专业提升三年规划的实施情况逐年考核,重点考核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与教师的年度考核、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昆明市官渡区第二中学 教科室
2012年10月26日